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Dialogue

I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and i am also very willing to share my opinions of it.
Recently, i surfed some old posts of my favorite music-blog website of which editor's thoughts about sharing your own opinions or recommending outstanding music. As one of his readers, i appreciate that he devotes himself so much to building up this blog.

Indeed, he even analyzed how h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expressing his feelings with words. In the same way, sometimes we also try to convey our concept through our design. It is a kind of way of dialogue with yourself.

Copyright @ 音速青春 (2000-12-29)
事實上我大部份寫的東西都還是透過主流大廠發行,他們有自己的宣傳手法和管道,絕對不需要我們在這敲邊鼓。我們的推薦對他們毫無影響,他們也永遠不會知道。既然如此,為何還是不斷的有人透過網路書寫此類的文章呢?

因為和人分享自認美好的事物,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

而這種精神透過網路是徹底的實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群體意識,一個共通的主題把一群人串起來,彼此分享。不論是知識的累積還是經驗的傳遞,這是一種內聚力極強的行為。而很顯然的,在這裡那個共通的主題叫「音樂」。

音樂做為一種藝術的形式,解讀方式有千百種。而也因為我們在「談論」的始終是一個很難「談論」的東西,因此這又造成了他獨一無二的魅力與神秘感。畢竟音樂還是拿來聽的呀,再好的文字還是無法跟親身聆聽相比。所以大部份的人都是透過文字來臨摹音樂。而你對於這段文字的判斷也在你終於聽到那段音樂時有了自己的見地。

很難單純的只把音樂文字當成普通的文字來看待。因為對於書寫對象一定會有好惡的。在聆聽的過程之中,你聆聽的方法、過去的經驗,透過極為私密的自我對話,最後造成了你對他的好惡和價值判斷。但這好惡卻是可以改變的。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心情之下,總是會有著不一樣的解讀與感受。因為我們在談論的不是一個客觀存在於世界,永恆不變的科學現象。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度量。量著自己和音樂的距離、音樂和音樂的距離、自己和別人的距離。每個人永遠會有自己的最愛,而且絕對不會和任何人一樣。因為人是有機的,音樂是人創造出來。兩個有機體互相碰撞,這才是他迷人且吸引我們走到此地的原因。

所以我決定不但要寫喜歡的,而且也要寫不那麼喜歡的。

我覺得不喜歡的部份反而更有趣,因為把CD找出來聽,會覺得他其實並沒有自己印象中那麼糟糕。但神奇的是大部份已經把他歸類在不喜歡的CD,聽久了還是不喜歡。喜不喜歡實在是很不科學的說法,所以在替他們找原因時就很有趣了。自己跟自己的對話。

沒有留言: